11.6.08

南瓜麵疙搭

鄉下的小學生態跟都市真的有很大的差別。至少,我就讀的小學一班只有六個人,大概是都市小孩很難想像的,就算是少子化加小班制的今天也沒有這麼誇張。更特別的是,我們可以回家吃中餐。:)

其實我老媽的廚藝不差,如果他沒有偷懶的話。但中餐卻往往是他最會偷懶的時候,不過還是有些菜即使偷懶,都還是能夠煮的不錯。麵疙瘩就是其中一樣。小時候的中餐通常很簡單,尤其是夏天,老媽通常不像花太多時間在燥熱的廚房,於是大多用簡單的湯麵、鹹粥或是台語稱為"麵猴"的麵疙瘩(總之就是一鍋解決不太多力氣的東西)打發一頓。(尤其是老爸不在的時候)

不管是麵疙瘩或是湯麵,老媽通常就是用海邊常見的海產乾貨加上香菇當基本的爆香湯底,配合時令蔬菜煮湯,等湯煮熟後加進麵食,再一滾,加進肉絲青菜就大功告成了!

搬到汐止之後因為煮飯的機會增加了,漸漸發現這種快速食物的好處。對於一個上班族,下班之後如果要自己煮晚餐,大概非要這麼方便不行。姐姐一向喜歡麵疙瘩,所以過來跟他同住的幾天他就預定了這道菜,上星期找一天試作了一下,沒想到還不錯。

南瓜麵疙搭
材料:南瓜、中筋麵粉、太白粉、小捲乾、秀珍菇、香菇、蝦米、肉絲
中筋麵粉加入水攪拌後開在始糅成麵團,在揉麵的過程可以適時加入太白粉,增加麵團Q度,最後揉成略帶濕潤的麵團,放在盆中用濕布蓋著醒麵。

小捲乾(我家偏好顏色較白的小捲乾,比黑黑的魷魚來的好吃多,煮出來的湯又甜,單純用烤箱烤過還可以當零嘴)剪成小條後與香菇、蝦米一起泡水。將泡水的香菇切絲連同蝦米、小捲乾撈起備用。泡乾貨的水也要留下來備用。南瓜切塊、肉絲用酒、醬油、糖醃過後,過油備用

起油鍋,將香菇、小捲乾、蝦米爆香,加入泡乾貨的水、清水、南瓜煮開。待南瓜半熟後加入秀珍菇,將麵團撕成扁平小塊(揉的夠勁的話其實很好撕,會自動拉成扁平),煮開後加入肉絲即可。

應該還要加入青菜或至少芹菜珠之類的東西,不過因為買不到五元的青菜,所以就作罷。小時候媽媽都會很豪邁的將新鮮的溫體黑毛豬肉絲直接切好,最後放進去滾開,肉絲一樣鮮甜好吃。不過這次貪便宜買了冷凍的肉絲,拿回家已經有點血水,不放心,醃過、過油才加進湯裡,沒想到還是有一點腥臊味,幸好沒影響到整鍋麵疙瘩(不過最後都把肉絲挑出來,不吃了)。麵疙瘩,還是很有媽媽的味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