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13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電影觀後。



好久沒寫音樂劇的東西了,偷懶了很久。這篇也是是集結噗浪的東西稍微寫一下。粉絲不要罵我,如果不想聽到批評可以不要繼續讀下去。

我很喜歡《王者之聲》,也相當期待Tom Hopper怎麼導悲慘世界這齣已經被迷哥迷姐聽到看到爛,也就是說是很經典的音樂劇,更不用說有這麼多我喜愛的演員參與演出。不過在觀影前發先導演堅持要現場收音,老實說就讓我心涼了半截。畢竟有那麼多偉大(?)的影音版本,那麼多強大的倫敦西區、百老匯實力堅強的演員詮釋過這部相當需要歌唱實力的POPera,好萊塢的演員要怎麼克服運鏡、走位、情緒還要唱現場,是嫌拍音樂劇電影的難度還不夠高嗎?

我一直沒有很進去劇情,最後芳婷顯靈(咦)那段我才哭了。總言之,我還是不太能適應歐陸音樂劇這種全段用唱的POPERA的演出模式。一堆不需要用唱的對白也用唱的,看完2.5小時的演出其實相當累人。尤其是很多演員還不習慣用歌聲演戲唱對白的時候。另外平鋪直敘幾乎照舞台劇的演出的編排也讓我有點失望。導演大概不想得罪眾多粉絲,所以不斷遷就劇場版。因為不想改編太多音樂,所以根本動不了劇情。加了一首我覺得可有可無的歌,對人物關係還有角色描寫的只是稍有交代。整齣戲還是跟當初劇場版一樣停留在"概念",很多劇情的轉折顯得遷強,基本上就是用歌詞交代劇情啦,很多獨白(這齣戲的大歌幾乎都是獨白),轉到現實的地方就顯得奇怪,尤其是尚萬強唱who am I這段,從房間獨白殺到法庭自白,再到醫院看芳婷,整個就是很怪,我知道劇場版演出是直接讓尚萬強在舞台前唱,然後用旋轉舞台切換場景,在劇場演出效果會很好,可以電影就顯得很突兀。

然後導演不知道在趕什麼(因為整齣戲用唱的部分就很長嗎?),整齣戲都讓我覺得很壓迫。超搶戲的主教(偉大的Colm Wilkinson)給銀飾也給得像理所當然...我還沒看夠芳婷她就死了....還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情就革命了...小情侶們的愛戀也是可以隨時發生...隨時就幫對方檔子彈,心愛的女兒死了,酒店老闆老闆娘完全沒有心路歷程,只記得繼續勒索有錢人...珂賽特更是一個沒有個性的洋娃娃...

安海瑟威演得很好唱的可以,有自己的味道。休傑克曼讓我有點失望,包括新編的Suddenly還有幾首歌都唱砸了,我本來預期他會唱很好的,畢竟是他在澳洲就唱過音樂劇還拿過東尼獎,不過他的聲音要唱尚萬強還是稍嫌勉強,我覺得導演如果不堅持現場收音的話這方面會表現得更好。羅素克洛扮相英挺,開口唱歌就不行。兩首大歌:stars跟自殺那段,都相當可怕。(stars還讓我笑出來了,自殺那段則是我前面的小女生們笑出來了....),還有,他就是不知道怎麼用歌聲演出對白的人。

幾個年輕的演員表現都很棒。Amanda Seyfried 演的珂賽特有讓我驚豔,雖然我不喜歡這齣戲的這個角色,不過演員本身是沒問題的。Eddie Redmayne演出的Marius我也很喜歡,而且他是整齣戲唱得最好的一個。Aaron Tveit演出的Enjolras也很不錯,不過這個角色應該還是要由一個更高大英挺有領袖魅力的年輕演員來演比較適合,簡言之就外型差了點。在25周年演出令人驚艷的Samantha Barks 則是演的唱的我都喜歡(也有人說25周年比較有爆發力,我也同意),不過不得不說,他不太上相,很多角度都顯得有點醜。Sacha Baron Cohen還有Helena Bonham Carter的客棧老闆老闆娘恰如其分。Daniel Huttlestone 演出的Gavroche相當亮眼啊~那段在馬車上的演出還有最後死掉那段都相當不錯,不虧是在倫敦西區演出過奧利佛的小童星。

整體來說,我覺得電影跟舞台劇都只是想呈現"悲慘世界"這本書的"概念",結構鬆散所以角色平板到令人難過。最大的感觸還是:要在現場唱又要顧演技真的很難!! 休在錄音室的話表現應該會更有水準很多。不過因為這齣戲幾乎重頭唱到尾,用對嘴的真的很累而且的確會拖累演技。但是,舞臺演沒有close up的壓力可以更專注在唱歌上,而且在舞台上不需要fellow鏡頭,大家也習慣舞臺上音樂劇突然的大唱段獨白,要切換到電影對演員有很大的壓力。導演應該很明確認為演技比聲音重要,問題是又不肯刪太多音樂整個劇情還是依照舞台版的音樂走,可惜了。

休傑克曼在幕後花絮訪問的時候盛讚導演的執導功力,甚至恭維地說:音樂劇最難拍了,Tom Hopper才剛拿獎實在不需要急著拍音樂劇。我覺得他不只是恭維。

影片是25周年紀念音樂會的部分卡司在Classic Brit Awards 2011的精彩演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