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8

west side story



2006, 5, 26 晚場 國父紀念館

該怎麼說呢,一種失望與滿足相互混合的感覺。

很熟悉的音樂,可是我已經分不清楚到底是演員唱的不好,還是場地的音效令人失望。不論問題出在哪哩,就聲音部分,這場演出的確不算好。對國父紀念館的場地一直都不抱期待,可是這一次的感覺卻十分強烈。聲音就是死死的,大小聲音控極差,不知道音控是不是在挑戰演員的實力,感覺起來,一點回音都沒有,以致於演員必須唱的更用力,得到的效果卻不盡人意。可惜了男女主角的聲音,因為可以感覺到她們其實唱的很好。在獨唱的部分還沒那麼明顯,合唱就完全不行了。

幸好我本來就沒那麼喜歡這齣戲的音樂(當然很多膾炙人口的歌還是很好聽啦),伯老的音樂,怎麼聽就是怪怪的(其他幾齣伯老的商業音樂劇好像也是這樣,雖然還是有很多好聽的歌,但是過場、配樂還是有點不協調),說古典,我不熟悉,但是的確跟我比較熟悉的美式商業劇場音樂的確有點距離,姑且不論是不是大多數國內樂評所說的突破或是創新,不悅耳就不悅耳,騙不了人的(至少我不喜歡啦!)。節目單裡導是幫他找了藉口,說是編舞的羅賓斯為了編舞方便之類的刪了許多之類的(音樂劇果然就是各方角力的鬥爭啊!)。本來預期有像電影一樣序曲也沒有了,雖然我不喜歡那個序曲,可是還是很想聽!

編舞真的很棒,來看跳舞就值回票價了。The Dance at the Gym、America、Somewhere (Ballet)的段落都很好看,雖然是重新邊過的舞,但是跟原版出入不大(老實說,只看過電影的我,根本分不出來>.<)。男女主角的表現很好,可是anita更是搶戲,尤其是差點被輪暴那段(其實我第一次看電影就最喜歡這段),看起來真是怵目驚心。一群(兩個以上)猶太GAY的創作組合,果然還是會把戲份給女性的角色,男主角的歌好聽,卻沒啥發揮演技的空間,相較之下Maria跟anita的演出就很過癮,一個是成熟女人(相較之下),一個是即將蛻變成女人的少女,都很精采。

舞台也很不錯,佈景簡單,但是很有感覺,投影的效果比預期的好很多。

整體而言我還滿喜歡的,如果沒有音效的缺點,可以加分許多吧!

影片是1980年東尼獎的演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