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8

in to the woods



2006.3.11 拜訪森林晚場觀後

在說感想之前,要先謝謝製作人跟整個演出的團隊。能夠用自己的力量演出一齣不是母語,又要加上音樂、舞蹈等元素的戲劇,整體的演出完成度又這麼高,實在相當不容易,十分令人敬佩。

不過,還是有些東西應該可以更好。

先說硬體部分,我還滿喜歡布景的,完全可以感受到製作的誠意與財力><,甚至比很多台灣專業的劇團還要精緻。剛啟幕的時候說實話有點驚訝,驚訝到後面如果出現會升高椅子或是釣下來的女巨人也不會覺得奇怪。其中,我最喜歡兩邊可以開合的森林大門,功能性十足。不過,我比較好奇,為什麼要在樹上加藍色的燈,沒啥必要,我剛開始就看到樹上有燈泡,就一直期待什麼時候會亮,再最後亮的時候卻完全感受不到燈泡亮起的用意。

燈光打得不好,尤其是舞台後方,經常有看不到演員臉的情形。音響是很現實的問題,可是,音控真的不好,今天剛好有點快感冒的頭痛,只要演員一大聲,我就覺得十分刺耳,很難受,小聲的時候聲音又是糊的。 (拉潘索只要一叫,我就快瘋了><,合唱的時候也很可怕)。

音樂跟演出的整合性比我想像中好,可是演員也都唱的很不錯,我特別喜歡baker’s wife ,很出色的演出,baker也不錯,同行的朋友比較喜歡兩位王子。Witch演的很賣力,可是節奏沒抓準,演的部分跟唱的部分都是,尤其在last midnight 最是明顯,不過,這首歌本來就很難唱,旋律性超低。

其實整齣戲的節奏的怪怪的,很多原版劇本的笑點都浪費的,看觀眾反應最準,大家笑的最大聲的反而是王子念拉潘索時的搞笑。演員的表現也怪怪的,演的超激動,加上麥克風的加強,更是擴大,把原本帶點黑色幽默的風格搞成花劇場灑狗血,有點可惜。

走位也有問題,經常出現會卡住在舞台上的感覺,有點依賴兩邊的門作效果,卻把演員的走位變的零散,演員跟演員經常在舞台兩邊各演各的,距離感很強。我喜歡有景深的舞台,可以展現空間感,可是,有好幾場戲,前台根本沒人,幾個演員,就在舞台深處演了起來,感覺很奇怪,不知道是不是配合硬體的原因,再加上舞台後方的燈光特暗,根本看不清楚她們在幹嘛。

其實,最讓我失望的是,整齣戲都照DVD 的流程演完,完全沒有驚喜。其實選擇這種有影音產品的東西來演出,最是累人,演員難免模仿,觀眾難免比較,這也是製作團隊勇敢(輕忽)的地方。其實,既然是自己的新製作,又是年輕人,沒有太多包袱,為什麼不加一點自己的東西。畢竟大家不是要去看巡迴劇團演出啊!我看完之後竟然是感覺,如果製作人有辦法把原版的服裝跟道具搬來台灣,他也會砸錢下去做吧!?。當然可以copy到跟原版一模一樣固然很有誠意,對觀眾來說,可能也是最令人滿意的做法。不過既然沒辦法,為什麼不在戲裡加點自己的想法跟意見。整齣戲,幾乎都依照DVD 的方式演完,好像只因為戲劇流暢的原因,少量更動一些台詞,卻稍嫌冗長,反而打亂節奏,與其如此,不如大膽一點,作一些更動,讓大家看到更多東西,而不是只有(因為無法複製? )的服裝、簿景、燈光是原創的,其餘幾乎都是向原版DVD拷貝(學習?致敬?)的東西。


演出團隊很棒,光心意就值得給100分。加油:)

----------------------
以上是當初看戲之後寫的東西,想想真是人事全非了。影片是DVD版本的Giants in the Sky,我最喜歡的on the steps of the palace,找不到原版DVD影片,倒是有很多高中劇團的素人演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