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的一道菜。但是確實很可口好吃,每當一到冬天我就很想煮這道菜。一則喜歡,一則也不難。
我小時候就很喜歡吃火鍋,每到冬天總是殷殷期盼媽媽可以煮火鍋讓我們打打牙祭。媽媽總是稱呼他自己煮的火鍋叫白菜魯,現在想起來也老媽煮的那道"菜",還真是介於白菜主跟火鍋之間。媽媽大概是覺得煮成一大鍋的白菜湯就算是白菜魯吧(對我們小朋友來說,煮成一大鍋的白菜,加上火鍋料就是火鍋了),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我現在吃涮涮鍋,還是會特別問問老闆是否可以把高麗菜換成白菜。
我現在煮的白菜魯當然跟媽媽煮的相去甚遠。應該說,我會煮這道菜的原因,應該不是媽媽,而是服務處的三姑。姐夫是老闆的姐夫,三姑自然是我老闆的三姑。三姑是一個可愛的"長輩",照顧我們有如親人,更有著一手好廚藝,每每聽到她要下廚幫我們加菜,當天的午餐絕對有吃頭。是他拿手的魚香烘蛋、椒麻雞、紅燒蕃茄牛肉麵、炸醬麵、煎牛小排、水餃、酸辣湯,都是勝過一般餐館的好滋味。
至於這到魯白菜,則更是常見於服務處的家常菜色,連照顧阿嬤的外籍幫傭都能上手,我的煮法口味較淡,用料也比較簡單,就像我上面說的,簡單就很好吃。
魯白菜:
材料:白菜一顆、肉絲少許、蒜瓣適量、蝦米、香菇、蛋一顆、紅蘿蔔少許、豆皮少許
調味料:雞湯塊、鹽巴、醬油、糖、香油、白胡椒
醃料:醬油、糖、香油、白胡椒、米酒
1.白菜撥開洗淨、紅羅蔔切片備用。
2.肉絲加醃料醃過備用。蛋打散備用。蝦米、香菇泡水後將香菇切絲備用。(水留下備用)
3.豆皮用熱水泡軟後洗淨切絲備用
4.加稍多量的油入鍋燒熱,將蛋汁濾過漏杓下鍋,炸成蛋酥,取出備用。
5.到出多餘的油,加入蒜瓣爆香,後加入蝦米香菇,炒到有香味後加入肉絲,炒香後加入白菜、紅羅蔔。
6.將白菜炒至稍軟,加入豆皮、泡香菇、蝦米的的水、適量的水(不用多,白菜有很多水分)以及雞湯塊、醬油(也不用多,調色用的)燒開。
7.燒開後,轉中火,慢魯約10-15分鐘,加入蛋酥後再煮三分鐘,起鍋前淋上香油及白胡椒增色增香即可。
配料的多少都是可以自己增減的,也可以一次燒兩顆以上的白菜,不過白菜魯其實不耐放,容易酸掉,所以也不宜多煮。
白菜屬寒,三姑煮這道菜的時候通常會加點薑跟醋,但是我用薑的膽子其實很小(跟飲食男女裡的郎雄一樣),又怕放醋太酸,所以也就兩免了。至於其他魚皮、炸豬皮之類配料實在不對我的胃口,所以也省略了。倒是有個"奢華"的配件─獅子頭,跟白菜魯十分對味,但是我一直沒機會試做,過年倒是可以來試試,很有過節的豐盛感。
5 則留言:
獅子頭和白菜魯的確非常對味,
我去年過年就是這麼做的,
非常有年味又討喜的一道菜。
薑絲其實不用怕,
大膽的加下去就對了,
除非你是加進整條的薑,
不然不會有薑辣的感覺。
黑醋也是啊,會有提味的感覺哦,
不過那是因為我喜歡吃醋的關係啦。
下次你可以試著加一點,
反正邊調味道就好啦。
不然對男生來說,
白菜寒不寒沒差啦。(茶)
希望這星期有機會可以試試看自己做,不過我大概會做小顆一點,大顆的有點難操作的感覺。
其實我知道,但是臨灶的時候,不知怎地還是會怕怕的。上星期老闆的娘做了一道宜蘭的的白菜魯,也就是所謂的"西魯肉",上桌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少一味,我還主動跟三姑說,要加點醋,果然加了之後好多了...,但是自己煮的時候我還是會擔心加了會整鍋都酸掉...
至於不敢加薑,的確是因為我不喜歡薑味,而且我的燥熱體質,連吃螃蟹都不見得要配薑汁了,還真的是沒太大差別...(從小只擔心火氣大的人...)
弟弟
我決定在英國也來試這道菜
我對白菜魯的印象倒是一直離不開獅子頭的
這是台南人豪華的吃法
說到獅子頭,
姐妹們不知道有沒獨特的秘方。
阿基師說要加荸薺,還有泡過鮮奶的吐司。
老闆的婆婆獨特的作法是說要炒米,但是我覺得那吃起來清爽,但是會有點像糯米團(但是她燒的蔥烤鯽魚真是好吃,媲美遠企)。也有聽說過要加饅頭(應該跟吐司效果差不多吧),到底加些什麼東西效果會比較好呢?
我的獅子頭是自創的
其實說穿了就是肉丸子炸過再滷
來過英國的人都知道英國的豬肉很臭
所以我通常用火雞絞肉來代替
丸子軟的秘訣是加豆腐
把豆腐揉碎 和進去肉裡攪
我還會在丸子裡加切碎的紅蘿蔔和芹菜
吃起來沒那麼膩
加荸薺吃起來應該是脆的 不是軟的吧
加土司應該也可以
張貼留言